總有一天

我會站在世界之巔

Posted by     "快失業的叡" on Sunday, January 14, 2024

蠻久沒寫文章的了,問就是懶,再說下去就多了。反正今天就藉機加減寫一下吧。

本來想了很久要寫什麼東西,跨年前的時候想說要不要寫一篇關於申請的,但我覺得上榜之前寫到時候落榜了很尷尬,於是就作罷。跨年想說寫一篇新年新希望,但又很矯情,所以再度作罷。前陣子也想了一下要不要寫一篇有關聊天的,但我身為畢業後沒交到新朋友的人好像也沒什麼資格。近期想到一篇關於做研究的,之後有機會的話會寫。不過今天這篇我想聊一下關於投票和政治的。

我其實不是個喜歡聊自己政治傾向的人,因為我不喜歡說服別人支持我支持的人。我一直認為民主的價值在於每個人能做自己的決定。不過這篇我想特別寫一下的原因是因為,我莫名的感覺到多邊勢力越來越分離,多多少少也希望社會能更團結吧(雖然會看到這邊的人應該是超級少數,還這麼多字根本懶得看)。當然,這篇都是我主觀的判斷,多半也會有人覺得我站在某個立場講出來的話不中立、客觀。

選擇什麼

在成長的過程中,常常聽到長輩說不要碰政治,大家努力賺錢,小時候不是特別在意台灣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是誰執政好像也都沒什麼感覺。現在長大了,也是個有投票權的人,說實話,我也是沒什麼感覺的。之前聽當兵同梯的說,剛出社會工作的人可以領多少獎金,但我沒領;租屋處可以申請什麼補助,但我也沒有租房子;其他像是什麼福利或是什麼的,我真的都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當時疫情的警戒和之後發的消費券,頂多在算一個夜夜秀的粉絲,他們講什麼我就加減關心一下。任何聲音只要形成力量就很容易影響人,而傳統的兩黨在經過台灣過去幾年的中,早就已經被彼此攻擊的傷痕累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第三黨的串出給了疲倦的選民們一個新的選擇。很多人認為,如果給新的政黨一個機會,會不會有所不同? 藍白合的前提是在希望能實現政黨輪替,一個長期在位的組織總有一天會因為權力的集中而不願放手,由一個不一樣的人取代似乎變成了一種的期待。先講我認為這次選舉三個政黨的選舉策略。首先

  • 綠營: 綠營主打的是抗中保台。描述自己是個能跟國際接軌的人並呈述自己過去八年來的外交政績,讓台灣站在西方世界邊而非中國那邊。
  • 藍營: 描述綠營做的多爛,貪的貪、黑箱的黑箱。透過把綠營描述成過去陳水扁時代的貪腐來引起仇恨,全民同仇敵愾下架民進黨。
  • 白營: 有點像是中間的第三方力量。認為藍綠兩黨在那邊場個不停還不是為了權力在鬥爭,只有我才是真正會做事的人。從改善內政開始,給年輕一代的人希望。

簡言之,單就理念上來講,綠黨想要延續外交的成功、白黨想要改善內政而藍黨想要…2…變成紫色吧我也不知道。

在一次專訪中,柯稱自己是個深綠,被許多網友、媒體譏笑,搞得大家很亂。但我認為事情是這樣的: 柯是不是深綠? 也許是、也許不是,但這不重要。選舉是讓普羅大眾認同你的遊戲,而普羅大眾只聽得懂簡單的話。我猜柯想要講的是:我雖然曾經是個支持綠的,但我認為他們有地方沒做好,所以我自己出來選。我今天跟他們不一樣的地方就是: 我會努力搞內政。選民們放心,你們有的外交,我努力維持,但你們沒有的內政,我來處理。但,說這麼多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聽懂,況且柯也沒辦法說自己的外交路線跟民進黨一樣,因為這個招牌是人家的。什麼意思呢,如果今天有一家百年的牛肉湯,大家都說他很好喝,今天那家店的旁邊開一家新的牛肉湯,標榜跟那家百年老店配方完全一樣,沒有其他特別的東西的話,那今天一個觀光客到了當地,會選擇吃哪一家。差不多是這種概念吧? 當然可能有人會認為,這樣不是很好嗎,外交政策照舊,內政獲得改善。但我猜實作上柯辦無法主張自己外交政策沿用,想想在選舉的過程中說要沿用對手的政策,不就是在某種程度上的稱讚對手嗎。你們做得不錯ㄟ,我也來搞一下。我猜這跟最終目的:政黨輪替是背道而馳的,更何況選民搞不好不相信。

到這邊,我認為選舉變成一個理念的選擇,是想要選擇外交路線呢,還是選擇內線。身為一個成年人,這邊最正確的回答是:我全都要,可惜現階段好像有點困難。我認為選擇哪邊沒有對錯,看看多數人內心相信什麼,要站在哪邊而已。

誰選擇

一次打LoL的時候,跟朋友們討論到民主為什麼不是由聰明人做選擇,為什麼我一個讀書人的一票,跟一個渾渾噩噩的人的一票相同。老實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很想要說,因為民主就是這麼運作的,但這是一個很爛的回答,某種程度上,我也覺得有太多白癡在幫我做決定了。現在我有了新的想法,所謂民主,不是在服務菁英,或是說不是在反映怎麼樣變得更好,而是在避免怎麼樣不變的更差。民意不是取頂標,而是取平均。聰民的人在民主的運作下其實是比較辛苦的,很多自己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在很多人眼中其實並不是那麼直觀。在一個理想的世界中,大家都為彼此找想,那麼由厲害的人決定沒什麼問題。但現實並不是這樣,聰明人再怎麼聰明也會有犯錯的時候,運氣好的話,選出一個賢王,運氣不好,就選出一個獨裁。專制的國家能夠在短時間內屢次創造經濟奇蹟,五年計畫、十年計劃,要工業有工業、要科技有科技。當然也可以在短時間內房地產泡沫化、破壞50年的約定、洗腦愛國教育等。

我認為這邊的解決方案其實不是在誰選擇,而是要想辦法讓能選擇的大家一起進步,透過教育,透過科技、透過媒體等。但,等待教育這種長期方案國家都不知道爛到哪裡了。也許,這就是聰明人該出手的地方了吧。Help will come.

也有人會說,反正可以投票的人這麼多,根本不差我這一張。這也有點道理,而且投票好麻煩喔,我住在台北投票所離我家走路五分鐘就到了,算方便。如果家在東部南部的回家一趟三個小時起跳,幹,三個小時我都不知道刷幾次交友軟體了(順帶一提,答案是0,因為我根本沒有哈哈哈哈嗚嗚嗚)。根據前面的想法,票其實是投出一個平均,今天少了一部分的人,平均就會偏離原本該有的平均,也許就會導致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結果。一個人也許影響不了平均,但如果有十個人這麼想,百個,千個? 每個人都是個獨立的個體,很難接受自己只是為了得到平均而已。老子他媽讀到了大學、研究所,學習各種理論和技能,就只為了去抵銷一個猴子? 嘿對。當然現實是很複雜的,我只是把我認為的實況表達出來而已。

選擇誰

另一個被拿出來討論的議題是,如果我投了綠,那明天西海岸大家就準備拿著國軍那些老骨董正面應扛了。大家都不想打仗,那些投綠的自己去守護台灣。這邊我倒是覺得有點相反了。如果要討罰一個敵人,我是打一個聽話的人比較容易打贏,還是打一個不聽話的人比較容易贏。來,眼睛閉起來給你一份驚喜。(乖乖的把眼睛閉上)。驚喜來囉! 蹦蹦炸彈!

對對岸來說,最好的情況是什麼? 最好我們台灣的人民每個人都跪著等習大哥過來收復。不傷一兵一卒一統中國霸業。人家要打或不打不是我們說的算,不要說我們有沒有反抗的能力啦,我認為至少要有反抗的意志。(拿出一把槍) 這個,能不能掙錢? 能掙,山裡。 (拿出官印)那這個,能不能掙錢? 能掙,跪著。

怎麼選擇

最後,我想說一下我自己的期待吧。最好的情況我認為是這樣的,在今天賴發表感言時,如果能突然來一句:「這其實是我和柯主席在下一盤好大的棋,我們邀請柯主席上台講幾句話,同時我也邀請柯主席擔任行政院的院長」,由綠白組成聯合政府。雖然知道不太可能,但就讓我抱持著這小小的期待吧,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覺得搞不好之後幾年會過的還不錯。在看柯的各種談話的時候,我其實也蠻心動的,聽到他說他到南部,接受鄉民的請願出來選,我其實願意相信他是真的想好好做事的人,所以政黨票我是投給民眾黨的。不過我感覺,由於三黨不過半,到時候執行各種政策的時候各種卡來卡去,到了四年後的總統選舉,在野黨八成會說:你看,多給你們執政四年台灣也沒變好嗎,換人換人。真的很有可能四年後會是這樣的情況。而到了那時,民眾是否願意再相信一次綠黨就很難說了。這種為了政權而出拐的爛招我相信一定有人做,但我認為白的比較不會是出這陰招的人。為了權力把全體人民賠上的爛招希望是不要有人用。驅動選舉的不是你對一個人有多喜歡,反而是你對另一個人有多討厭,所以與其說自己哪裡哪裡好,不如說別人哪裡哪裡爛。真心希望未來的某一天,選人是因為認為這個人好,而不是這個人我相對不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