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part 1)

敗人品之資創篇

Posted by     "叡" on Sunday, August 8, 2021

大三事 PART I

轉眼大三就結束了,雖然每學期結束都說想要寫一篇這學期的心得,但我是真的懶,默默一晃眼三年過了,過了幾個學期就欠幾篇。真心覺得慘。大三是我大學以來最精采的一年(雖然如果我大二有寫的話應該也會寫這句,主詞變成大二而已;同理適用於大一)但這也是種年年都在進步的意思吧。上學期的時候想說
資創完要發一篇,結果沒有
聖誕節:也沒有
跨年:太麻煩了
資財營:反正都停辦了還要寫文好麻煩
學期結束:累死了先玩再說
寒假的台南行:反正大家對我出去玩的過程也沒什麼興趣
到了下學期,課業繁忙又遇到疫情肆虐,整天待在房間裡雖然時間很多但Youtube真是個很神奇的東西,時常晚上七點開始看回過神來就該睡覺了。學期16周結束後還忙著寫Final Project,根本被壓得喘不過氣,才沒時間發文呢。最後都暑假了才驚覺又過了一年。還是簡單把這些活動都總結了再說說我對資財和大學的看法吧。由於篇幅想要包含的內容實在太多了我應該會把這篇分成上中下三段,反正我猜也沒幾個人會看到,真的有興趣看得就自己往下讀吧,反正有興趣的人自己就會看完,沒興趣的我寫100字以內也不會看的,邏輯通。

我敢說今年肯定是我最忙的一年,上學期21學分外加資財營總召、老闆的產學合作、排球隊隊長、系學會學術部長、資創的負責人等等,下學期又是恐怖的29學分,最瘋狂做事那種。不敢說我在每個活動都投入了百分之百的自己,但該做的總是還要做,我也不是那種會把事情放著不管的人(應該啦)。反正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腦中跑一遍近三天要做的事情,然後嘆一口氣發現做不完,一個字:慘。

先從資創開始講好了,原本的計畫是詔老大提出的,希望讓資創變成學生們自己帶隊的活動,剛開始也跟教授討論了幾遍,詔老大也在系上創了一個類似社團或讀書會的組織,教學弟妹們一些有趣的程式。雖然我很不喜歡稱讚他(反正他也不會看到,安全啦),但不得不說我是真的很佩服這樣的想法,理所當然的我也願意為這個組織出一份心力,原本由我負責網頁部分的教學,最後卻因為那年爺爺去世導致我負責上課的那幾周沒空。但這些都不是重點,反正原本已已經計畫好是由我和詔老大一起負責資創的比賽,也找了一群我們信得過的同學們幫忙帶領學弟妹出去比賽,正當我們興致勃勃滿心期待的出征這屆資創的時候,我們就被某黃老闆閹割了,胎死腹中。簡言之,黃老闆認為我們權力和義務不平衡,到時候會出問題。至於什麼問題呢,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最終由學生自治的資創比賽還沒開始就結束了,資創依舊回到老闆手中。

好巧不巧,我又剛好在老闆的底下做事(不然怎麼叫老闆呢你說是吧)而這件事情一開始便是我和詔老大一起去問的,於是資創的責任自然而然的落到我頭上了。老闆給的要求是:和去年一樣的方式,我心想應該蠻容易的吧,對一年級的我來說,當時學長姊也不過每天問問進度,幫忙抵個bug(而且也抵不太出來,反正最後也幾乎都自己和同學討論解決)和最終的幫忙確定講稿,報名那些東西,基本上不會去動任何程式相關的問題。然而我錯了,而且錯得非常徹底。

老闆期待我做許多事情,包含暑假金融培訓營的總負責、營隊講師的培訓、資創比賽組別分組、資創訓練的課程、大一暑訓安排等,當然還要負責帶一個隊伍去比賽。由於疫情的關係,老闆拖到5月中左右吧(印象中不敢完全保證)跟我確認營隊要辦,在不到一個半月裡面(營隊七月中舉辦,但中間還有卡學校的期末考)我要負責把講師從0基礎教到能夠指導別人。為了解決時間的問題,我只教了少數人(也就是之後的講師們),並讓這群人去教同學們寫。當然這些少數同學們都表現得不錯,自己也努力地做了一些功課彌補不足,然而對其他的學弟妹來說便是個很大的問題,阿反正總結來說整個就是趕鴨子上架的節奏,但這與資創並無直接相關啦,算是資創的前奏吧。

到了資創才是問題的開始,還記得我的工作內容包含分組嗎?原本我與詔老大的計畫是讓學弟妹們在條件下自己分組,以求實力平均一些。但因為前面的「權力義務會談」,詔老大退出後老闆就全權交給我決定啦。後來我和一些同學們討論後的結果認為,自己分組可能還是會導致實力的落差,學弟妹也不會打破自己的舒適圈,最後在教授的授權下由我負責。於是我,就碰壁了。

老實說誰知道學弟妹程度如何阿,問了一下學長也就得到個大概的答案,自認為已經分的算平均了(但事實上其實沒有啦),而且有一組的組員會少一個人,頭真的痛。想來想去還是自己負責那一組吧,原本我就自詡最佳組長了,少一個組員應該也還是應付得過來,且我也不太好意思把他丟給別組的組長,然後在笑著跟他說抱歉,最重要的是,兩個人其實應該很可以吧,但我錯了,且又錯得離譜,這個故事看我後面會不會寫到。除了學弟妹的分組之外,今年也多了一個新的變化,有許多資工系的來找老闆做專題,而在老闆的體系下做事講求的是一個階層化的管理。研究所的學長姊們負責指導專題生們,那麼專題生們就要指導大一的學弟妹(而大一的學弟妹就要辦營隊教高中生們)。所以這些資工的學生們也自然而然的由我負責分配到各組。我!他媽!完全!不認識!這些學生!更不用說他們也沒比過比賽,跟大一的學弟妹不熟(阿反正我也沒有很熟啦反正我就爛,放棄治療)。整個隊伍組起來後就抱怨聲不斷,好像是我的鍋又好像不是,畢竟組隊的人是我,但我又何德何能可以組出所有人都滿意的組別是吧?應該是這樣吧?但該敗的人品還是敗了,欲哭無淚。 我們這組就是唯一的兩人組別,我想說因為人少幫助他們多一點,但也不希望幫他們決定主題抹殺他們自由想像的空間,因此針對題目上我幾乎沒有給提示(至少初期階段)。而組員們也理所當然的...想不到題目。哀,畢竟想題目並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也是能理解的。後來我跟組員討論了一下他們有興趣的東西,也聽了老闆給的一些回饋後想到一些不錯的東西,但這些點子如同曇花一現。最後我提出了一個我在小時候想過的點子,至少我感覺蠻有趣的啦不知道當時的其他人怎麼想,但題目就這麼定下來了。俗話說:決定完題目後完成一半,我只能說,這句俗諺不知道是哪個渾蛋說的,若被我抓到肯定當場送他兩拳。

接下來的每天,早上分配任務,晚上等驗收。一路平安(或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到老師的最終驗收。最終驗收前其實發生了好幾次的小型驗收,但那些我們組都順利通關,老闆也沒太大的問題,整個行雲流水。但到了最終驗收,老師突然問了一個顛覆性的問題直接從根本的否定了這個題目,雖然比賽前有透過一些語句上的修飾勉強遮掩了這個漏洞,但我想評審們還是有發現的吧。

最終結果報名兩組複賽只晉級一組,這與我的策略失誤有關,但我懶得寫了。而複賽也與名次無緣,草草結束了這次的比賽。當然中間我省略了很多細節,包含了最爛組長啦、影片和投影片的製作啦、報名組別的問題,但這些在講也沒啥意義了。

沒得獎就是沒得獎。

第二次比資創了,我很懊悔無法讓我底下組員們也體會一次站在台上領獎的感覺。希望他們的努力能得到回報。雖然多數時候看起來都笑笑的不怎麼在乎事情,但那次是真的希望他們能夠得獎。我能看得出他們比其他組更認真,花更多時間,但比賽終究是比賽,有輸有贏。雖然他們九成九不會看到這篇文,就算看到了也不一定還記得當下的感覺,但希望你們能夠記得暑假期間你們學到的東西,記得一些我認為對你們有幫助的技能,記得你們努力的後果,也記得你們做的東西是我十分喜歡的。

這次比賽我應該算是壞人吧,那也沒辦法,該敗的人品總是要敗。整個過程雖然很累但希望這些累是值得的。雖然整篇看起來語無倫次雜亂無章,時間軸也是整個跳來跳去的,但就當作抒發吧。背骨那就刺吧,曲高和寡。
上篇完(照這個節奏可能會不只三篇喔乾我累累了)